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科普
(又称大创)
项目内容: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体系包括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(以下简称“国创”)、上海市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(以下简称“上创”)、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。
比赛时间:每年举办,3月左右上报,4月进入初赛选拔,11月中期检查,来年4月结项。(具体时间关注上体创客公总号)。
参赛组别: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包括:创新训练项目、创业训练项目和创业实践项目三类:
1、创新训练项目是本科生个人或团队,在导师指导下,自主完成创新型研究项目设计,研究条件准备和项目实施、研究报告撰写、成果(学术)交流等工作。
2、创业训练项目是本科生团队,在导师指导下,团队中每个学生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扮演一个或多个具体角色,完成商业计划编制、可行性研究、企业模拟运行、撰写创业报告等工作。
3、创业实践项目是学生团队,在学校导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指导下,采用创新训练项目或创新性实验成果等,提出具有市场前景的创新性产品或服务,以此为基础开展创业实践活动。
申报要求:项目来源包括“学生自主选题”和“导师推荐课题”两种方式。其中“学生自主选题”是指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主选择相关方向,自行联系导师、查阅文献、组建团队,完成申报材料;
“导师推荐课题”是指教师结合自己专业特长、研究课题等设置项目,经二级学院、双创学院审核通过后,自主确定学生团队、完成申报材料。
立项的国创、上创项目团队需要参加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创青春”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或“汇创青春”上海大学生文化创意作品展示活动,将以上活动的参与作为结题验收的一部分。
奖项设置:优秀项目可参选上海市优秀成果展示
资助经费:根据项目质量分等级配套经费
主要特色:
涵盖范围全面,入门简单,主题分类明确;
资助经费充裕,给予专业参赛指导等。